这篇文章是Tomcat底层原理解析系列的第一篇,详细介绍Tomcat是如何处理请求的
Tomcat通过Endpoint组件接收socket连接,接收到⼀个socket连接后会执⾏如下步骤:
- 第⼀次从socket中获取数据到InputBuffer中,BIO对应的是InternalInputBuffer,⽗类是
AbstractInputBuffer
-
然后基于InputBuffer进⾏解析数据
-
先解析请求⾏,把请求⽅法,请求uri,请求协议等封装到org.apache.coyote.Request对象中
-
org.apache.coyote.Request中的属性都是MessageBytes类型,直接可以理解为字节类型,因为从
socket中获取的数据都是字节,在解析过程中不⽤直接把字节转成字符串,并且MessageBytes虽然表
示字节,但是它并不会真正的存储字节,还是使⽤ByteChunk基于InputBuffer中的字节数组来进⾏标
记,标记字节数组中的哪个⼀个范围表示请求⽅法,哪个⼀个范围表示请求uri等等。
-
然后解析头,和解析请求⾏类似
-
解析完请求头后,就基于请求头来初始化⼀些参数,⽐如Connection是keepalive是close,⽐如是否
有Content-length,并且对于的⻓度是多少等等,还包括当前请求在处理请求体时应该使⽤哪个
InputFilter。
-
然后将请求交给容器
-
容器再将请求交给具体的servlet进⾏处理
-
servlet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会利⽤response进⾏响应,返回数据给客户端,⼀个普通的响应过程会把
数据先写⼊⼀个缓冲区,当调⽤flush,或者close⽅法时会把缓冲区中的内容发送给socet,下⾯有⼀
篇单独的⽂章讲解tomcat响应请求过程
-
servlet处理完请求后,先会检查是否需要把响应数据发送给socket
-
接着看当前请求的请求体是否处理结束,是否还有剩余数据,如果有剩余数据需要把这些数据处理掉,
以便能够获取到下⼀个请求的数据
- 然后回到第⼀步开始处理下⼀个请求